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汇聚多方数据构建消防大数据汇聚与支撑平台,顶层应用系统贯穿防火监督、灭火救援、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实现各项消防业务工作流程化管理和协同运行,帮助各消防责任方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消防业务水平,促成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的贯彻与实施,全面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
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应内置消防管理概况子系统、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子系统、单位履责分析子系统、安全隐患巡查系统、火灾隐患分布子系统、隐患整改进度子系统、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分析子系统、建筑物火灾风险评估子系统、隐患举报分析子系统、综合报表分析子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电气火灾隐患预警分析子系统、消防水系统预警分析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云监测系统、独立感烟预警分析系统、消防物联网值守平台子系统、消防重点部位慧眼识别预警火焰分析子系统、消防重点部位慧眼识别预警人员脱岗分析子系统、消防重点部位慧眼识别预警消防通道占用分析子系统、消防重点部位慧眼识别预警烟雾分析子系统、消防重点部位慧眼识别预警滞留分析子系统、宣传教育培训子系统、灭火救援作战指挥系统;
包含用户:
1 | 政府部门 | 实现从政府到下属街道办事处的层级领导关系。 | 监管 部门 |
2 | 行业主管 | 行业主管部门既从属于本地政府部门,也从属于 上级行业主管部门 |
|
3 | 消防主管 | 消防部门按照所属区划对消防重点单位和一般单 位进行消防监管。 |
|
4 | 派出所 | 对辖区九小场所进行消防监管。 | |
5 | 社会单位 | 落实消防主体责任,定期进行消防巡查、检查, 并做好消防培训工作。 |

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建设要从消防部门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应用为主导, 采用成熟的设备和技术,充分保证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多级容错设计基于单个设备高可靠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2.3.2 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是信息系统成功应用的重要前提,它关系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业务的顺畅操作,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用户心态。所以,在系统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本原则,在技术路线选择、开发方法、系统实施等各个方面以满足系统稳定性的要求为基础。
2.3.3 系统冗余和可扩充性
在发展迅速的信息领域,应用环境、系统的硬件或软件都会不断的加以更新。同时,对于管理信息系统来说,业务管理流程、数据也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系统须具有可扩充性以及前后兼容一致性。
2.3.4 开放性、兼容性
需要建立开放的可兼容系统,能与不同厂商的产品兼容,可以有效保护投资。因此,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互联互通,而且包括系统应用平台、操作系统的变更等。
2.3.5 实时性
有些关键性的任务是要 24 小时不停机运行,在备份的时候,有一些文件可能仍然处于打开的状态。系统在物联网设备接收数据也是 24 小时实时接收,隐患推送报警需要具备实时性。
2.3.6 先进性
系统设计时需要保持适当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因此,要求系统技术方案符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即体现先进技术又发展成熟。
2.3.7 经济性
经济性是本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经济性一方面体现在系统建设成本,同时也包括系统维护成本。
2.3.8 高质量
系统质量包括系统错误率,稳定性,也包括用户使用的满意度。系统方案设计时需要总体考虑。
2.3.9 可维护性
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过以后维护的便利性,保证系统的持续应用。

2.4.1 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软件设计与实现技术
建立具有开放性与跨平台特性的业务应用系统技术架构,根据在消防社会化工作中承担的不同工作,为各责任主体研制相应的业务应用系统软件,解决不同责任主体之间信息的顺畅交互与流程协作。
2.4.2 消防大数据需求分析与数据融合技术
从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消防责任主体对消防相关信息的数据需求,制订消防信息大数据集中整合、分布存储、交换与共享的标准与规则,建立从社会单位、消防中介、消防部队、政府部门到消防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规范,实现多源数据融合。
2.4.3 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测控制系统集成融合技术
通过智能协议转换网关,对多厂家、多品牌、多类型消防设施控制信号进行跨协议联网传输,实现对联网单位建筑物内外水、电、气、重点部位、防火门、疏散通道等各类消防设备的实时远程在线监测及控制。
2.4.4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模型
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考虑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建筑结构特征、消防管理水平、市政消防布局、灭火救援力量、危险源分布、经济发展实力等因素,结合历史消防数据、消防隐患举报数据与物联网动态监测数据等,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
2.4.5 基于 GIS 的智能化消防等级调度技术
以灭火救援力量等级出动方案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数据、消防部队力量分布数据及实时路况、气象数据等,自动匹配,快速生成最优出警方案。
2.4.6 电气、消防用水、城市物联网远程监控、隐患巡查、消防设施等设备的实时监测功能
2.4.6.1 安全隐患巡查系统:通过在单位的消防重点部位及消防设施张贴加密的NFC 射频标签并建立身份证标识,运用 RFID 技术,手机扫描标签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工作。系统需自动提示各种消防设施及重点部位的检查标准和方法,自动记录巡查人员检查痕迹。系统需形成一个集制定检查计划、派发检查任务、防火巡查、隐患上报、整改和大数据分析的科学安全管理体系。
2.4.6.2 电气火灾预警系统:在单位二级配电柜中加入用电数据采集设备,系统可对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线缆温度、电流、剩余电流、电压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统计分析, app、电脑端可随时掌握线路存在的用电状态与安全隐患状态。
2.4.6.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单位安装的火灾报警联动主机加上数据传输装置,将单位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防火门及卷帘系统、消防应急广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产生的火警、误报、故障等信息发送至接警中心和单位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手机上。
2.4.6.4 建筑消防用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消防用水的水位、水压的状态数据,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水池水箱的异常情况。收到消防用水报警信息后,在地图中异常位置显示报警图标,并发出报警声音,同时需支持实时数据和历史趋势曲线的展示。
2.4.6.5 独立感烟报警系统:探测到烟雾产生,报警信息会发送至平台,并以短信的形式第一时间推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
2.4.6.6 燃气报警系统:一旦检测到燃气泄漏等会第一时间报警,并将报警信息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负责人。
2.4.6.7 重点部位可视化预警分析系统:通过采集单位原有摄像头的视频信息,将原有摄像头可对火焰、烟雾、人员脱岗离岗、消防通道占用等功能进行分析报警。报警信息须同步发送到电脑和手机端。
2.5 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功能架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