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越发凸显。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成为每一名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谈谈如何做好银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银行抓消防安全的通常做法就是教教大家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组织消防培训和演练、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然而,这些工作都做了,我们就对消防安全心里有数了吗?如果没数,可能的问题或漏洞又在哪里,我们能说的清楚吗?我想大多数安全管理人员的回答都是“心里没数”和“说不清楚”,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做了工作还会有这样的感觉?
笔者作为银行安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抓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同样存在困惑和不确定性,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即在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心里“没底儿”。做了工作又不知道是否会有效果,这就是目前消防安全管理的“痛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痛点”,究其原因,我们在现阶段的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
目前银行的安全管理人员多为其他专业转岗或校园招聘而来,所学专业基本以风险管理、法律、科技等为主,缺少消防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而消防安全管理在专业上有其特殊性,具有一定的“小众性”,因而银行现有的安保力量无法满足消防安全管理的专业化要求。
2.员工意识和能力不强
在银行的部分员工心中,还存在着消防安全是专业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没有意识到消防安全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自己的疏忽或无知,就有可能给企业和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即使是认识到消防安全重要性的员工,也有许多人不能有效掌握消防安全基本技能,对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火灾逃生要点一知半解,在消防安全检查中被问起来有关情况时支支吾吾。
3.基础设施条件差
当前,部分营业网点和办公机关是租赁的外部场地。有的银行分支机构在选址之初重点考虑营业网点的周边环境、办公机关的便利性等因素,加之彼时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的缺失,忽略了所租赁场地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很大一部分分支机构在租赁场地开业、入驻后才发现其消防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隐患,有的甚至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能“带病”生产运行。这些营业网点和办公场所的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也就随之演变成为不易根除的“慢性病”。
4.管理手段不能满足要求
在消防安全检查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消火栓没水、常闭式防火门开启、员工在卫生间偷偷吸烟等现象。这些现象不是检查时才有的,可能平时就存在。那么,这些问题为什么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及时预警呢?这就说明我们在消防安全管理手段方面,现有的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急需采取更加可行的手段提升银行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5.物业公司履职能力需要提升
相较于营业网点这个银行安全管理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工作对象,银行各级办公机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在以往多被忽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灯下黑”现象。造成这种办公机关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除了前述问题外,很大一个原因是物业公司履职不到位。物业公司本来是为业主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中起“兜底”作用的,但现实中由于履职能力不足,造成业主单位把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交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却没有很好地履行相应的义务。
问题解决之道
1.深化理念,落实责任
银行系统要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还是要从深化消防安全理念上下功夫。当前,就是要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精神,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求。要将贯彻五中全会关于安全工作的精神作为银行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遵循,学深学透、学以致用,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银行各级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消防安全工作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银行各级机构要认真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机关办公楼楼长、层长工作机制,完善楼长、层长岗位职责;要建立和深化营业网点和办公机关消防安全管理安全员队伍运行机制,有效发挥其在基层网点和部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营造氛围,夯实基础
银行要树立“全面、全程、全员”的消防安全理念,积极推动消防安全“三道防线”机制建设。要加强全员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消防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提升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提升全员消防安全能力。银行可以通过开展“消防安全不规范行为整治活动”,在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中实现全员参与消防安全工作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安全宣传月”“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月”等安全生产主题月活动以及“安防知识互讲互学”“晨会案例一分钟”等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广大员工和客户的消防安全意识技能。
3.强化队伍,提升技能
银行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干部七项能力要求,提高安保队伍特别是部门主要领导的队伍领导力、工作组织力、专业引领力、全员号召力,打造一支善于研究、精于管理、业务熟练、作风硬派的安全保卫工作队伍。
要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银行总部和各省(区、市)一级分行应积极引进注册消防工程师,发挥注册消防工程师的专业特长,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题培训、专项检查、专项整改,以专业视角规范银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全行消防安全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要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重点抓好营业场所、办公机关及机房(设备间)、库房、档案室、培训中心、集体宿舍、食堂、停车场等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各类消防设施设备有效运行。总行要做好本部机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指导本部办公场地和部门(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一级分行及辖内机构要把机关消防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杜绝“灯下黑”现象的发生。特别要落实好在各级机关和营业场所配备火灾逃生面罩的要求,对于临近使用期限的面罩要及时制定更换计划。
要做好隐患问题整改工作,银行要建立并有效运用问题整改台账。通过台账对隐患问题整改进度及整改成效进行实时监督,做好隐患问题的核销。强化违规问题责任追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要求,追究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要加强对物业公司安全管理履职情况的监督管理,银行安全保卫部门要在对物业公司的考核中提出对其履职情况的具体考核意见。
4.丰富手段,科技赋能
银行要加强营业网点火灾预报警体系建设,经常性地开展火灾预报警系统的测试。针对火灾事故多由用电引发的特点,积极开展安全用电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使安全用电监测范围涵盖各类营业网点和全部办公机关。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现消防用水监控、消防设备运行状态自动巡检等功能,逐步构建智慧消防管理体系。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做好对各级机关、办公楼消防安全管理的支撑工作,实现对机关、办公楼诸如常闭式防火门开启、违规吸烟等安全生产不规范行为的及时发现、报警。
来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全保卫部总经理 刘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