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室内空间鳞次栉比,城市消防荷载压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大型灾害风险增加,救援现场通信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契机,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通信设施“连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实现复杂环境下“连得通、听得见、看得到”?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的探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Ili智慧消防-消防物联网云平台-智能消防系统-「智慧消防公司」
现代化消防抢险救援亟需建立智能化的消防无线通信系统。
基于频率规划原因,上海消防救援主要通过建立本地化的应急通信网络实现救援区域的无线对讲通信。本地化系统网络建设以应急通信稳定可靠为保障基础,在救援难度较大的建筑环境中,建立本地消防对讲通信网络系统,形成救援通信储备;而针对其他区域,主要采用建立临时基站方式进行通信组网。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建筑体量不断增大,建筑结构日益复杂,传统消防应急无线通信系统出现两大瓶颈。
一、运维管理困难。由于系统均采用本地化建设模式,日常运维仅能通过现场定期维护方式进行,缺乏系统运行状态数据传递能力,导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信息渠道缺乏。消防救援行动存在随机及不确定性,在救援准备过程中,需及时了解灾害环境信息,才能进行迅速且准确的行动部署。而系统智能化程度不够,救援力量无法及时有效获悉现场通信环境及系统状态,会导致消防救援部署时间增加、准确度降低。
随着消防数字化转型加速向纵深发展,建设智能化的消防应急通信系统迫在眉睫。
新系统除满足应急救援语音通信等基础通信功能外,还应具备智能化的系统管控能力、系统状态信息传递能力。
功能发展趋势:应实现一系列完善的系统运营维护管控功能,并利用物联网提升消防职能人员对系统的综合管理能力,具体包括: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多系统综合运营维护管理能力;实现设备及系统通信状态细致化监管与分析能力;建立系统状态信息发布共享能力。
系统架构及组网方式:在传统无线对讲系统建设基础上增加系统监管模块,实现系统运行状态监管和信息传输发布,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
通过智能化改造,能够有效实现系统监管作用,实时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建立更为便捷的系统运维模式,同时为救援提供通信指引信息,便于现场通信指挥部署。
立足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消防救援工作,充分运用智能化无线通信手段,辅助解决消防指战员救援通信难题,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长远来看,上海高层、地下、大型建筑体量巨大,消防救援的智能化征程尚在起步阶段,只有持续创新,才能逐步突破各类通信壁垒,实现现场救援通信无盲区目标,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本文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Ili智慧消防-消防物联网云平台-智能消防系统-「智慧消防公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