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浙江消防网 作者 胡甸

绍兴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特点,利用大数据科学分析研判全市“九小场所”火灾成因及预防对策,紧盯重点领域、聚焦关键环节,坚持党政主导、多元联动、宣传引导,推动“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绘制作战图,打好组合拳,层层推动系统治理。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市委书记温暖、市长施惠芳亲自带队开展“九小场所”暗访检查,市委副书记王涛,常务副市长王琴英,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汤文全等党政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开展实地调研。市政府2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市消安办抽调卫健、教育、电力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脱产到支队办公,联合市安委办联合成立专项督导组,对各区、县(市)分片包干负责,开展督查检查12次,下发工作督办单30份。
基层大动员,发起全民战,逐步形成监管合力。支队主动对接市委政法委和公安部门,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公安局下发通知,将“九小场所”整治纳入基层网格员、社区民警检查范围。组织骨干力量编制《“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整治一本通》,统一印刷6800本,发放至镇街应消办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和基层网格员,做到人手一册。积极发动基层力量,建立白天排查、夜间巡查工作机制,白天由镇街机关干部、网格员组队开展排查隐患,夜间由村(社)1910支巡防队伍进行“夜巡打更”。
打响第一枪,打造领头雁,科学建设示范街区。针对上店下宅、前店后宅等突出风险,以诸暨市陶朱街道、嵊州市剡湖街道为试点,在全市“九小场所”密集区域部署打通“第二生命通道”和“智慧消防”建设。诸暨市政府出台“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七个一律”刚性措施,按照“住人不经营、经营不住人”和“不住人、硬分隔”标准,制定一场所一方案,诸暨市沿街店铺消防隐患治理管控平台纳入浙江省“一件事”集成改革。嵊州市将“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状况并纳入网格监管,按照场所隐患风险等级实行“红、黄、蓝、绿”分级分类管理,在每家“九小场所”显著位置张贴消防安全公示牌,公示监管人员,上次检查时间和发现的主要隐患。
宣传进千村,教育入万户,巩固提升防范水平。支队结合“九小场所”火灾特点,开展“大宣传、大行动、大家说、大覆盖”四大活动,营造最强整治声势。依托“枫桥式消防救援队站”一队四能,组织基层队站开展上街入户式宣传。联合文旅、商务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疏散逃生演练,组织网格员、社区街办工作人员及“九小”场所工作人员开展实操实训,培训“准消防员”1.2万余人,群众应急处置和疏散逃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利用1.2万个社区、农村“应急大喇叭”每天定时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引导居民自觉落实“三清三关”。
留言列表